首页 >> 期刊动态 >> 正文

《通信学报》专题征文——多/跨模态语义通信

作者:来源:《通信学报》官网发布时间:2022/9/14 9:58:24浏览量:721

更多学术信息,请关注计算机期刊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智刊IT”

本信息来源于《通信学报》官网(http://www.infocomm-journal.com/txxb/CN/1000-436X/home.shtml), 所有信息最终解释权归《通信学报》所有.

本网站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视频、音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转载文章均出于非营利目的的、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与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站所选用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通信学报》专题征文——多/跨模态语义通信

        在第六代移动通信(6G)系统中,用户的智能需求将被进一步挖掘和实现,从服务于人、机、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并以此为基准进行技术规划与演进布局。现有语法信息压缩和传输理论与方法体系已逼近香农信息论极限,再通过增加信息传输的物理维度、改变资源挖掘利用的方式来提升通信系统容量性能,将难以适应6G通信持续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与通信的交叉融合,文本、音频、视频、触觉等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蓬勃发展,模态语义的共享维度被深度挖掘,多/跨模态语义信息的高度抽象、智能简约等特性被充分利用,这为6G通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为了探索针对不同模态语义通信容量和性能潜力,建立多/跨模态语义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以理论原始创新赋能我国通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次专题旨在收录和发表国内外有关多/跨模态语义通信研究中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基础科学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系统研究等方面成果。该专题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合作、发布最新前沿科研成果的平台,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6G技术领域的发展。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专题论文征集的有关事项具体如下。
一、征文范围
本专题的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主题:
1.语义弹性编译码理论与方法
2.语义信息表征机理与压缩极限研究
3.多/跨模态语义知识库构建方法与智能演进机理研究
4.面向行业场景的多/跨模态语义通信新型服务与应用
5.端到端语义信息一体化传输机制与资源优化
6.面向多/跨模态语义信息传输的网络协议设计与优化
7.多/跨模态语义通信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8.多/跨模态语义通信中内生安全与隐私保护
二、征文要求
1.论文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过,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
2.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采用word排版,具体格式请参考《通信学报》刊出文章的格式。
3.论文请通过官方网站(www.infocomm-journal.com/txxb)进行投稿,并注明“多/跨模态语义通信专题”。
4.在投稿系统中填写论文所有作者的信息,并确保所填信息准确有效。
三、时间安排
征文截止日期:2022年12月15日
预计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四、专题顾问
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邮电大学
五、责任编委
周  亮  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
许文俊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六、特邀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陶晓明  教授    清华大学
石光明  教授    鹏城实验室
张宏纲  教授    浙江大学
牛  凯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刘  倩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吴  丹  教授    陆军工程大学
赵铁松  教授    福州大学
魏  昕  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夏   010-81055481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电出版大厦8层《通信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78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